日 期:2025年6月7日(六)
地 點: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親子館
時 間:第一場09:30,第二場14:30
活動目的:為幼兒邁向人生另一階段,送上最真誠的祝福,讓幼兒留下美好的
回憶。
活動內容:
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親子館於2025年6月7日分別舉辦了兩場「祝福禮」,為幼兒獻上最真摰的祝福,本屆祝福禮共有211名幼兒將升讀幼稚園。是次活動邀請天主教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天主教澳門教區秘書長兼聖老楞佐堂主任司鐸劉偉傑神父、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工作局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處劉結豔處長及黃燕玲職務主管、澳門明愛總幹事潘志明先生、聖若瑟大學宗教研究及哲學學院助理教授何家輝神父、澳門教區天主教教育委員會主任陳庭鋒博士、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黃素君博士、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施達明博士、澳門海星中學黃彪校長、聖善學校吳世華校長、澳門慈幼中學小學部徐麗娜副校長及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親子館劉小玲總監擔任主禮嘉賓。
活動分為上、下午兩個場次進行,分別由何匡祁副主任、黃芷恩老師及歐陽佩婷老師擔任司儀,活動開始前先邀請主禮嘉賓進場,並由劉小玲總監向在座家長致歡迎辭,劉總監感謝家長出席是次活動,並以實質的行動支持子女的教育,同時感謝家長一直以來對托兒所的支持及肯定;並表示托兒所非常重視「愛」的教育,並祈望讓更多的「愛」傳揚開去,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劉總監表示托兒所對即將離開的幼兒懷著不捨之情,但並不代表存在消極的心情,而是將這份不捨之情化為祝福,祝願幼兒健康,能夠勇敢、堅強、擁抱著愛、常常喜樂、凡事感恩,能夠善待自己的時候亦懂得善待他人,為自己的人生路添上一道道色彩繽紛的彩虹。祝福禮結束前李斌生主教勉勵家長及托兒所職員,李主教在講話中表示祝福禮不單是祝福即將離開托兒所的幼兒,更是讓在座的家長與全托兒所的職員都受到天主的祝福。托兒所傳承天主「愛的教育」,希望家長能以此作為榜樣,讓「愛」可在家中實行,李主教還特別叮囑「愛」並不是「溺愛」,而是教會幼兒自立,在父母及托兒所充滿愛的環境下,能讓幼兒學懂自立及自理能力,將來成為對社會及家庭有用的人。最後李主教期望家長能在家中延續托兒所裏「愛的教育」,並讓愛陪伴幼兒成長。劉偉傑神父向家長表示,先以托兒所作為天堂的比喻,在天堂中彼此相愛,沒有鬥爭,就如幼兒在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親子館生活中充滿愛、純真的美好環境,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無拘無束的盡情玩樂。最後,李主教、劉神父及何神父向在座家長及職員給予特別的降幅,活動在在溫馨、 感人的氛圍中圓滿結束。
是次活動,幼兒以舞蹈表演「Banana Cha Cha」掀開序幕,幼兒分別打扮水果造型,伴隨著輕快的音樂,一雙雙稚嫩的小腳,輕盈地踏出節奏,各自舞動的身影,模仿著大蘋果、大啤梨,引得家長哄堂大笑。老師在編排舞蹈時,將幼兒打扮成托兒所的各班水果,藉以向幼兒推廣水果有益,健康飲食的訊息。活動中升讀幼稚園的幼兒致感恩辭,幼兒們表示在托兒所度過了快樂的時光,並表達對托兒所的不捨之情,場面溫馨又感人。嘉賓向升讀幼稚園的幼兒頒發祝福證書,祝福證書代表幼兒將邁向人生另一階段的祝福,托兒所祈望幼兒在日常生活之中「心存感恩、謙虛樸實、真誠待人」。活動中並以影片形式與家長分享幼兒在托兒所的成長點滴,藉以向家長表達濃厚的心意,彼此以愛見證幼兒的成長。兩場祝福禮幼兒分別表演「聖經故事—愛的記號」小話劇,小話劇以「樹苗成長記」作為故事的開始,三棵小樹苗都渴望長大後成就了不起的事,或成為國王的嬰兒床、或成為君王的船、或成為仰望天空的大樹,雖然事與願違,未能成就心中的理想,但天主總以另一種方式教導並愛著人。(故事詳述見托兒所寄語)
影片中幼兒認真表演,活潑天真,充滿活力,生動有趣,逗得家長們哄堂大笑,在場每一位參與者皆流露出既感動又喜悅的笑臉。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經歷了每個不同的階段,幼兒由牙牙學語,到活蹦亂跳,都在不斷進步,回想幼兒初入托兒所的時候,時時刻刻都需要老師關注及教導,直到現在可以獨立完成不同的事情,托兒所實在感慨萬分,幼兒在托兒所經歷的一點一滴將成為他們日後的美好回憶,幼兒在「愛」的環境中邁向更寬廣的世界,祝福禮洋溢著溫馨又感人的氣氛。最後由老師帶領打扮成小天使的幼兒,邀請主教為在場人士降福,祝福在場人士主恩滿溢,主佑平安。
托兒所寄語:
故事詳述 – 故事中第一棵大樹被造成簡陋的馬槽,卻成為耶穌出生的小床;第二棵大樹造成一艘普通的漁船,卻讓西滿滿心誠服地跟蹤耶穌,成為「漁人的漁夫」;第三棵大樹成為了刑具,卻見證著「耶穌為愛犧牲」的使命,最終成為救贖的象徵。故事寓意只要我們全心歸向上主,天主必定會以祂的形式安排並回應我們的期許。
現今的家庭教育,家長較多關注孩子的學業成績,又或是灌輸孩子學習各種音樂、體育及創作藝術的技能,卻無意地忽視培育孩子的品德教育。托兒所鼓勵家長重視幼兒品德的培育,言教同時又身教,家長應多關注為幼兒進行「愛的教育」。俗語有云:「學好三年;學壞三天」。 正如聖經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無論托兒所或家長更需要重視幼兒品德的培育,讓幼兒從小開始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建立鞏固的道德判斷基礎,讓幼兒在成長之路可以更有能耐面對將來在社會上的衝擊和不良意識的誘惑,更期望幼兒長大後仍能持守真理價值觀,立身處世,造福家庭和社會。因此,家長要知道孩子須有優美的品性才可面對人生的各樣挑戰和壓力呢!
面對壓力、失敗、挫折,產生情緒仍人之常情。體驗人生的各種面向,不論好的或壞的,讓我們可以完整理解存在的意義。就像「聖經故事—愛的記號」小話劇中的三棵小樹,對未來充滿無限的遐想,但面對現實對你「迎頭痛擊」時,失敗、挫折感隨影而至,這一切都讓人不安與焦躁,那樣的心境也使得抗拒與逃避,彷彿都成了應對的手段與方法。倒不如我們靜下來讓情緒飄過,允許一切事情的發生,待平靜後重新出發上路。面對失敗,不妨試著告訴自己,每一次失敗,都是一次生命系統的升級,也都是一個更進一步成為自己的歷程。